罗宫赞达夫惠寄移居之作次答四首

· 尹台
古道欲追谁可访,今生长恨不同居。 烟云莲洞青春静,花鸟桐皋白日虚。 晚接襟怀知茂叔,早惭词赋慕相如。 向披尺素传云鲤,闭户曾闻息著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罗宫:指罗浮宫,古代文人常以此指代隐居之地。
  • 赞达夫: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移居:搬家,迁居。
  • 次答:依照对方诗作的韵脚或内容作答。
  • 尹台:明代诗人,本诗作者。
  • 古道:古代的道路,这里比喻古人的道德风范。
  • 今生长恨: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 烟云莲洞:烟雾缭绕的莲花洞,形容隐居之地的美景。
  • 青春静:青春时光静好。
  • 花鸟桐皋:花鸟相伴的桐树下,皋指水边高地。
  • 白日虚:白天的时光显得空虚。
  • 晚接襟怀:晚年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
  • 茂叔: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敬仰的人。
  • 早惭词赋:早年对于诗词创作感到惭愧。
  • 慕相如:仰慕司马相如,汉代著名文学家。
  • 尺素:书信。
  • 传云鲤:传递书信,云鲤比喻书信。
  • 闭户曾闻:闭门不出时曾听说。
  • 息著书:停止写作。

翻译

我渴望追寻古人的道德风范,但不知谁能与我同行,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与你同住。在烟雾缭绕的莲花洞中,青春的时光静好;花鸟相伴的桐树下,白天的时光显得空虚。晚年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感到欣慰;早年对于诗词创作感到惭愧,仰慕司马相如的才华。曾经收到你的书信,传递着思念之情;闭门不出时曾听说你停止了写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古道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烟云莲洞”、“花鸟桐皋”等意象,描绘了隐居之地的美景,同时“白日虚”、“青春静”等词语,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末提及收到友人的书信,以及友人停止写作的消息,流露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心与牵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