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贾太傅祠

· 尹台
太傅祠堂何处开,长沙旧宅半荒苔。 隐思自托三闾吊,痛哭谁知七国哀。 绛灌在亭能得士,古今当路少怜才。 请看汉帝何如主,宣室仍虚前席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傅:古代官职名,位列三公,多为大官加衔,并无实权。
  • 祠堂:供奉祖先或先贤的庙堂。
  • 荒苔:荒废的青苔,形容地方荒凉。
  • 三闾:指屈原,因其曾任三闾大夫,故称。
  • 七国:指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国。
  • 绛灌:指汉代名将绛侯周勃和灌婴。
  • 怜才:爱惜人才。
  • 宣室:汉代宫殿名,这里指汉朝朝廷。
  • 前席:古时席地而坐,前席指向前移动坐席,表示亲近或重视。

翻译

太傅的祠堂在哪里开放?长沙的旧居已半是荒凉的青苔。 他的隐忧寄托于对三闾大夫屈原的哀悼,他的痛哭又有谁知道是为了七国的悲哀。 绛侯周勃和灌婴在位时能够得到贤士,古今当权者却少有怜惜人才。 请问汉帝是怎样的君主?宣室中仍空着前席,等待着贤才的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太傅祠堂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怀念和对当时社会不重视人才的感慨。诗中“太傅祠堂何处开,长沙旧宅半荒苔”描绘了祠堂的荒凉,暗示了太傅的遭遇和时代的变迁。后句通过对屈原和七国的提及,进一步抒发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结尾以汉帝和宣室前席的虚位,隐喻了对贤才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