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袁安:东汉官员,以清廉著称,此处借指作者自己。
- 仙令:指杨庐山,因其官职而称。
- 朝天:指赴京朝见皇帝。
- 锦鞍:装饰华丽的马鞍,代指骑马。
- 聚散:指人生中的相聚与离别。
- 湖海:指广阔的水域,比喻江湖或四方。
-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此处指梦境。
- 画省:指中央政府的官署。
- 兰:兰花,象征高洁。
- 烧灯:点灯。
- 鳷鹊:传说中的鸟名,此处指宫殿的檐角装饰。
- 夜光:指月光或灯光。
翻译
春天城中的我,因雨雪而卧病在床,如同东汉的清官袁安。杨庐山这位仙令,骑着装饰华丽的马鞍,朝京城进发。
我们经历了万里的风尘,随着人生的聚散离合,在广阔的江湖中相见欢。
我反而怀疑那梦中的罗浮山月是否真的存在,还好有你在画省中分赠的兰花香。
我伏在枕上,点灯不厌其烦,坐起来时,看到宫殿檐角的鳷鹊装饰,夜光中透出寒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城雨雪中卧病的情景,以及杨庐山赴京朝见时的相聚。诗中通过“袁安”、“仙令”等典故,展现了作者与杨庐山的深厚情谊和对清廉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漠。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在病中对友情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山中秋日报朱金庭宫庶 》 —— [ 明 ] 于慎行
- 《 同馆诸丈城西看花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古意十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书吴门韩封君友兰卷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葛端肃公挽章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九日南溪汎舟 》 —— [ 明 ] 于慎行
- 《 西汀临汎呈印泉舅氏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秋日从诸亲友饮城南溪上遇雨呈亭山周师二首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