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贾石葵廷尉

百年踪迹总飘萍,懒向风尘问醉醒。 卧病梅花江上白,怀人芳草梦中青。 天悬台馆占卿月,地入江湖隐客星。 闻道乞归归未得,主恩不负草堂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飘萍:比喻人生漂泊不定,如浮萍随水漂流。
  • 风尘:指世俗的纷扰和劳碌。
  • 醉醒:醉酒与清醒,比喻人生的迷茫与觉醒。
  • 卧病:因病卧床。
  • 怀人:思念远方的人。
  • 台馆:指高官显贵的府邸。
  • 卿月:比喻高官的职位。
  • 客星:比喻隐士。
  • 乞归:请求归隐。
  • 草堂灵:指隐居之地或心灵的归宿。

翻译

一生如浮萍般漂泊不定,我已懒得向这纷扰的世俗询问醉与醒。 病中卧床,梅花在江上显得苍白,思念远方的人,芳草在梦中依旧青翠。 天空高悬,台馆之中你占据着高官的位置,而地面上,江湖之中我隐藏着隐士的身份。 听说你请求归隐却未能如愿,但愿你能不负那草堂之灵,即不辜负内心的归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飘萍”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而“风尘”则反映了世俗的纷扰。后两句通过对病中梅花的描写和对梦中芳草的怀念,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台馆与江湖,表达了对高官厚禄的淡漠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未能实现归隐愿望的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深刻思考。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