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五

· 尹耕
万山环合蔚州城,紫塞连云朔气清。 禾黍岁时供上谷,烽烟日夜接神京。 九宫迤逦通军壁,高垒崔嵬列虏营。 稍喜摧锋章节能,帅将俘获谢苍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塞:指长城。
  • 朔气:北方的寒气。
  • 禾黍:泛指庄稼。
  • 上谷: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一带。
  • 烽烟:战争的烟火。
  • 神京:指京城,即北京。
  • 九宫:指军营的布局。
  • 迤逦:曲折绵延。
  • 军壁:军营的壁垒。
  • 高垒:高大的防御工事。
  • 崔嵬:高大雄伟的样子。
  • 虏营:敌人的营地。
  • 摧锋:击破敌人的先锋。
  • 章节:指军队的章法和节制。
  • 帅将:指军队的将领。
  • 俘获:捕获的敌人。
  • 谢苍生:感谢百姓。

翻译

群山环绕着蔚州城,长城连绵,北方的空气清新。庄稼每年供应给上谷地区,战争的烟火日夜与京城相连。军营布局曲折绵延,通向军壁,高大的防御工事雄伟地排列在敌营旁。稍感欣慰的是,我们的军队能够击破敌人的先锋,遵守军纪,将领们将俘获的敌人献给百姓,以示感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蔚州城的地理环境和军事形势,通过“万山环合”、“紫塞连云”等意象展现了边塞的壮阔景象。诗中“禾黍岁时供上谷,烽烟日夜接神京”反映了边疆的农耕生活与战争状态,而“九宫迤逦通军壁,高垒崔嵬列虏营”则具体描绘了军营的布局和防御工事的雄伟。最后两句“稍喜摧锋章节能,帅将俘获谢苍生”表达了诗人对军队纪律严明、能够战胜敌人并感恩百姓的欣慰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边塞诗的风采。

尹耕

明蔚州卫人,字子莘。嘉靖十一年进士。性嗜酒,好谈兵。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边臣玩忽,武备废弛,作《塞语》十一篇,申明边防虏势之要害。严嵩见而才之。起知州,数月中迁兵部员外郎,出为河间知府,大修武备。旋擢河南兵备佥事,被劾下狱,戍辽左。有《朔野集》。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