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八首

· 尹耕
绿鬓伤春画省郎,十年簪笏恋明光。 长贫曼倩糟糠厌,多病相如药饵忙。 忧国屡挥南望泪,思家空断北归肠。 何时得奉公车问,应有封章锦瑟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绿鬓:指年轻时的黑发。
  • 伤春:因春天而感到悲伤,常用来形容对逝去青春的哀愁。
  • 画省郎:指在朝廷中任职的官员。
  • 簪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戴的冠饰和手持的笏板,这里代指官员的身份。
  • 明光:指朝廷或皇帝的光辉。
  • 曼倩:指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这里用作自比。
  • 糟糠:指粗劣的食物,比喻贫困的生活。
  • 相如:即司马相如,这里用作自比。
  • 药饵:药物。
  • 南望泪:指向南方望去而流下的泪水,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 北归肠:指向北方归去的愿望,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公车:指朝廷的使者或官员。
  • 封章:指封存的奏章,表示希望有机会向皇帝上书表达自己的意见。
  • 锦瑟:一种乐器,这里可能指美好的生活或理想。

翻译

年轻时的黑发已逝,我作为朝廷的官员,十年间对这光辉的朝廷充满了依恋。尽管我长期贫困,生活简朴,如同司马相如那样多病,忙于服药。我屡次因忧国而向南方望去,泪水不禁流下,思念家乡的心情也让我断肠。不知何时能有机会奉命上书,表达我的意见,那时我应该能在美好的生活旁,享受安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当前困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中,“绿鬓伤春”和“十年簪笏”描绘了作者从年轻到中年的转变,以及对朝廷的深厚感情。通过自比司马相如,作者表达了自己的贫困和疾病,但同时也显示了他的文学抱负和对国家的忠诚。最后,作者希望能有机会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意见,反映了他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抱负。

尹耕

明蔚州卫人,字子莘。嘉靖十一年进士。性嗜酒,好谈兵。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边臣玩忽,武备废弛,作《塞语》十一篇,申明边防虏势之要害。严嵩见而才之。起知州,数月中迁兵部员外郎,出为河间知府,大修武备。旋擢河南兵备佥事,被劾下狱,戍辽左。有《朔野集》。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