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赐四十首丙子二月初与经筵进讲纪述

春云别殿倚平台,问道恭承步辇来。 讲席平依丹地转,经函近对御筵开。 凝旒晬穆闻天语,委佩从容列上台。 圣学方隆恩礼茂,儒臣长此奉康哉。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纪赐四十首丙子二月初与经筵进讲纪述:这是诗的标题,表明了诗的内容是关于丙子年二月初在经筵进讲时的记录。
  • 于慎行:明朝的诗人,此诗的作者。
  • 问道:询问道理或知识。
  • 恭承:恭敬地接受或遵循。
  • 步辇:古代帝王的乘舆。
  • 讲席:讲学的座位。
  • 丹地:指皇宫中的地面,因涂有朱红色而得名。
  • 经函:装经书的匣子。
  • 御筵:皇帝的宴席。
  • 凝旒:皇帝的冠冕,此处指皇帝。
  • 晬穆:温和庄重的样子。
  • 天语:皇帝的话语。
  • 委佩:佩戴的玉饰,此处指官员。
  • 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
  • 上台:指高级官员的职位。
  • 圣学:指皇帝的学问。
  • 恩礼:皇帝的恩宠和礼遇。
  • 儒臣:指儒家学者或官员。

翻译

在春日的云雾缭绕的殿堂旁,我依靠着平台,恭敬地接受皇帝的询问,随着步辇的到来。讲学的座位平稳地依附在皇宫的朱红色地面上,装经书的匣子就在皇帝宴席的对面展开。皇帝温和庄重地听着,他的话语如同天籁,我们这些佩戴玉饰的官员从容不迫地列队上台。皇帝的学问日益隆盛,恩宠和礼遇也日益丰厚,我们这些儒臣将长久地享受这样的安宁与荣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儒臣在经筵进讲时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皇帝的尊贵与儒臣的恭敬。诗中“凝旒晬穆闻天语,委佩从容列上台”一句,既表现了皇帝的威严与温和,又体现了儒臣的从容与尊严。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庄重,表达了作者对皇帝学问的推崇以及对儒臣身份的自豪。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