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登楼看山歌

月中看山不辨色,雪中看山不辨影。阑前九叠锦屏张,一时幻作虚无境。 苍茫颢气万里通,轻琼冷絮飘鸿濛。阎浮几许还遭劫,色界由来总是空。 忆昨筑楼对城缺,本为看山亦看雪。那令有雪却无山,倚楼满目成㵳泬。 山亦非真无,雪亦非常有。自顾梦觉身,至竟谁为偶。 此时欲说已忘言,拍阑且尽杯中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阑前:栏杆前。
  • 九叠锦屏:形容山峦重叠,如锦屏般美丽。
  • 幻作:幻化成。
  • 虚无境:虚幻的境界。
  •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 颢气:白茫茫的雾气。
  • 轻琼冷絮:形容雪花轻柔如琼玉,冷冽如棉絮。
  • 鸿濛:混沌初开的状态,这里指雪雾弥漫的样子。
  • 阎浮:佛教用语,指我们所处的世界。
  • 色界:佛教用语,指物质世界。
  • 㵳泬(liáo jué):空旷清冷的样子。
  • 梦觉身:从梦中醒来的人。
  • 至竟:究竟。
  • 拍阑:拍打栏杆。

翻译

在月光下看山,山色难以分辨;在雪中看山,山影也难以辨认。栏杆前,山峦重叠如九叠锦屏,一时间幻化成虚幻的境界。

广阔无边的白茫茫雾气贯穿万里,轻柔如琼玉、冷冽如棉絮的雪花飘洒在混沌初开的状态中。我们所处的世界几经劫难,物质世界终究是空无的。

回忆起当初建楼对着城墙缺口,本是为了既能看山也能看雪。哪知有了雪却看不见山,倚楼望去,满眼都是空旷清冷。

山并非真的不存在,雪也不是常有。自顾自地从梦中醒来,究竟是谁与我为伴。

此时此刻,想要说些什么却已忘言,只能拍打栏杆,尽情享受杯中的美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雪中登楼看山的情景,通过对比月光下的山色和雪中的山影,表达了山与雪交织的虚幻美感。诗中运用佛教用语“阎浮”和“色界”,暗示了物质世界的无常和空幻。最后,诗人以忘言和饮酒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超脱尘世的心境。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