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邹四山太史册封岷藩便道省觐

名家儒术素风敦,奉使天潢布主恩。 诏出螭头周内史,国分鹑尾汉王孙。 秋声七泽飞征盖,雨色三湘近里门。 到日趋庭应有问,雄谈碣石向谁论。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名家儒术:指家族世代传承的儒家学问。
  • 素风敦:指朴素而深厚的家风。
  • 奉使:奉命出使。
  • 天潢:指皇族,这里特指岷藩。
  • 布主恩:传播皇帝的恩德。
  • 诏出螭头:诏书从螭头(古代宫殿屋脊两端的装饰物,形似龙)下发出,指诏书的庄严。
  • 周内史:周代的内史,这里指邹四山担任的官职。
  • 国分鹑尾:指分封的诸侯国,鹑尾是古代星宿名,这里用以指代分封之地。
  • 汉王孙:汉代的王族后裔,这里指岷藩的贵族。
  • 七泽:指湖南一带的湖泊,这里泛指湖南地区。
  • 征盖:指官员出行的车盖。
  • 雨色三湘:指湖南地区的雨景。
  • 里门:家乡的门,指邹四山的家乡。
  • 趋庭:指回家拜见父母。
  • 雄谈碣石:指在碣石山(古代名山,位于今河北省昌黎县)上高谈阔论。

翻译

家族世代传承的儒家学问,家风朴素而深厚,如今奉命出使皇族,传播皇帝的恩德。诏书庄严地从宫殿屋脊下发出,你担任的官职如同周代的内史,分封的诸侯国如同古代星宿所指之地,汉代的王族后裔在此居住。在湖南的湖泊上,秋风中你的车盖飞扬,湖南的雨景近在眼前,你即将回到家乡的门。回家拜见父母时,他们或许会询问你的经历,你在碣石山上的高谈阔论,又将向谁述说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邹四山太史奉命出使岷藩并顺道回家省亲的情景。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邹四山儒雅的家风、庄严的使命以及对家乡的深情。诗的结尾以“雄谈碣石向谁论”一句,既表达了对邹四山才华的赞赏,又暗含了对未来交流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使命的尊重。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