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九日有怀寄宝应廖明府

· 尹台
九日淮南繫客舟,无边云雾蔽沧洲。 万方多难孤尊对,千里辞家一剑留。 木叶漫惊公子思,菊花聊慰旅人愁。 长吟忽忆神仙令,目极飞凫天际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南:地名,今安徽省淮南市一带。
  •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繫客舟:系泊的客船。
  • 无边云雾:形容云雾弥漫,无边无际。
  • :遮蔽。
  • 沧洲:指遥远的水边,常用来比喻隐居的地方。
  • 万方多难:指到处都是困难和灾难。
  • 孤尊:孤独的酒杯,指独自饮酒。
  • 辞家:离开家。
  • 一剑留:指留下剑作为纪念或象征。
  • 木叶:树叶。
  • 漫惊:随意地惊动。
  • 公子思:指贵族子弟的思念之情。
  • 菊花:重阳节时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吉祥。
  • 聊慰:姑且安慰。
  • 旅人愁:旅途中的忧愁。
  • 长吟:长时间地吟咏。
  • 神仙令:指廖明府,因其名字中带有“仙”字,故称。
  • 目极:目光所及之处。
  • 飞凫:飞翔的野鸭,这里比喻廖明府的行踪。
  • 天际头:天边。

翻译

重阳节时,我客居淮南,系泊的船只被无边的云雾所遮蔽,看不到远方的水边。国家多难,我独自举杯饮酒,千里之外离开了家,只留下一把剑作为纪念。树叶随风飘落,让我不经意间想起了贵族子弟的思念之情;菊花虽然能姑且安慰旅途中的忧愁,但我的心情依旧沉重。我长时间地吟咏,忽然想起了廖明府,目光所及之处,只见飞翔的野鸭在天边,仿佛是他的行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时作者客居淮南的孤独与忧愁。诗中,“无边云雾蔽沧洲”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隐喻了作者内心的迷茫与无助。通过对“孤尊对”、“一剑留”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多难的忧虑。结尾处,作者通过“长吟忽忆神仙令”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而“目极飞凫天际头”则以象征手法,寄托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祝福。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时节的复杂情感。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