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阃赞善赴南大司成二首

· 尹台
龙虎河山旧帝京,高皇遗搆壁宫宏。 翠华想像三雍幸,缇帐瞻思六馆迎。 四海当年流颂化,千秋此地盛才英。 皋比况得名贤践,五纬行占聚宿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阃赞善:指在宫廷中担任教育皇子或贵族子弟的官员。
  • 南大司成:指南京国子监的祭酒,即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 龙虎河山:指南京的地理特征,龙虎山是南京附近的名山。
  • 高皇遗搆:指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建筑。
  • 三雍:古代的学校,这里指国子监。
  • 缇帐:红色的帐幕,这里指国子监的装饰。
  • 六馆:指国子监内的六个学馆。
  • 颂化:颂扬教化。
  • 才英:才华横溢的人才。
  • 皋比:古代的一种皮革,这里指国子监的座位或讲席。
  • 五纬:指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五星。
  • 聚宿明:指五星聚于一处,象征吉祥。

翻译

龙虎河山曾是旧时的帝京,高皇留下的宏伟建筑如宫殿般壮丽。 想象中翠华飘扬,三雍之地曾受到皇恩,红色的帐幕下,六馆学子期待着瞻仰。 当年四海之内流传着颂扬教化的声音,千秋万代,这里孕育了无数才华横溢的人才。 何况名贤将坐上那象征学问的皮革座席,五星聚于一处,预示着光明与吉祥。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尹台赠别阃赞善赴南京国子监任职的作品。诗中,尹台通过对南京地理、历史和文化的描绘,表达了对南京作为帝京的怀念和对国子监教育功能的赞美。诗中“龙虎河山”、“高皇遗搆”等词句,展现了南京的雄伟与历史的厚重。后句通过对“三雍”、“六馆”的想象,以及对“颂化”、“才英”的赞颂,强调了国子监在培养人才和传播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尾的“皋比”和“五纬行占聚宿明”则寄寓了对名贤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抒发了对国家和文化的深厚情感。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