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传道东封事,扶桑路渺漫。 不成威百粤,何取度三韩。 零落王人节,低垂大将坛。 可怜当日画,犹欲斩楼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传道:传播道教。
  • 东封:指东方的封地。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东方神木,也指日本。
  • 渺漫:遥远而模糊。
  • 威百粤:使百粤之地(古代对广东一带的称呼)敬畏。
  • 度三韩:征服三韩(古代朝鲜半岛的三个部落联盟)。
  • 零落:衰败,散落。
  • 王人节:指使节,代表国王的人。
  • 低垂:下垂,此处指衰败。
  • 大将坛:指将军的权力和地位。
  • 可怜:可惜。
  • 楼兰:古代西域的一个国家,此处泛指边疆的敌人。

翻译

听说在东方的封地传播道教,但通往扶桑的路途遥远而模糊。 未能使百粤之地敬畏,又怎能征服三韩呢? 使节的权力已经衰败,将军的地位也已下垂。 可惜了当年那些宏伟的计划,依然想要斩杀边疆的敌人楼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东方封地道教传播的遥远和困难的感慨,以及对于国家边疆政策和军事力量的失望。诗中“扶桑路渺漫”描绘了东方的遥远和不可及,而“不成威百粤,何取度三韩”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未能有效控制边疆的遗憾。后两句“零落王人节,低垂大将坛”则进一步以使节和将军的衰败形象,象征了国家的衰弱。最后,“可怜当日画,犹欲斩楼兰”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于未来仍抱有的希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复杂情感。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