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坤山月岩寺陈铁峰孟我疆诸君会讲处也

何代标金刹,层崖半倚天。 松门低落日,石窦泻鸣泉。 野旷寒烟积,山高细路悬。 因怀莲社客,惆怅讲堂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刹:指寺庙。
  • 层崖:层层叠叠的悬崖。
  • 松门:松树形成的门状景象。
  • 石窦:岩石间的洞穴。
  • 泻鸣泉:泉水从高处落下,发出声响。
  • 野旷:广阔的野外。
  • 寒烟:寒冷的雾气。
  • 莲社客:指参与莲社的文人。莲社是东晋时期的一个文学社团。
  • 讲堂:讲学的地方。

翻译

是哪个朝代在这金色的寺庙上,层层悬崖半倚天际。 松树形成的门低垂着落日,岩石间的洞穴中泉水鸣响。 野外广阔,寒冷的雾气积聚,山峰高耸,细小的山路悬挂。 因此怀念那些莲社的文人,在讲堂前感到惆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中古寺的静谧景象,通过“金刹”、“层崖”、“松门”、“石窦”等意象,展现了寺庙的古老与庄严。诗中“野旷寒烟积,山高细路悬”进一步以广阔的野外和险峻的山路,加深了场景的幽深与超脱。结尾处“因怀莲社客,惆怅讲堂前”则抒发了对往昔文人雅集的怀念与惆怅,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统的珍视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