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华宫

· 尹台
我行鬻熊国,南出鄢郢中。 平原豁千里,始见荆地雄。 下车访古迹,遂吊章华宫。 长堤亘阡术,坏道纷科蓬。 平陆衍四布,禾黍何芃芃。 宫垣出颓址,髣髴辨峞崇。 瓦甓乱交错,草树亦兼蒙。 惟昔楚全盛,伯业何赫隆。 衣冠觐华夏,盟会专朝同。 扬戈指天表,威力奔夷戎。 灵王席强大,侈冒心无穷。 逞力窥周鼎,贪田夺郑封。 畋游思土木,及此章华功。 增台累百尺,开檄延八风。 雕题与绮坫,出入神鬼工。 侈纵荒射猎,翠豹腾三鬉。 既盛宇甍丽,亦骤车徒攻。 民罢怨有集,乾溪祸始讧。 成败理所召,自作夫谁恫。 君看兹宫土,千古啼寒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鬻熊国:古代楚国的别称。
  • 鄢郢:古代楚国的都城,今湖北江陵附近。
  • :开阔。
  • 荆地:指楚国。
  • 章华宫:楚国的一座著名宫殿。
  • 阡术:田间的小路。
  • 科蓬:杂草丛生。
  • 芃芃:茂盛的样子。
  • 峞崇:高耸。
  • 瓦甓:瓦片。
  • 伯业:霸业,指楚国的强盛。
  • 盟会:结盟的会议。
  • 朝同:朝见同盟国。
  • 天表:天边。
  • 夷戎:指边远地区的民族。
  • 侈冒:奢侈无度。
  • 周鼎:周朝的宝鼎,象征权力。
  • 郑封:郑国的封地。
  • 畋游:打猎游玩。
  • 土木:指建筑工程。
  • :古代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 八风:八方之风。
  • 雕题:雕刻的图案。
  • 绮坫:华丽的台基。
  • 三鬉:三鬃,指马的鬃毛。
  • 宇甍:屋脊。
  • 车徒:车马和随从。
  • 民罢:民众疲惫。
  • 乾溪:地名,楚国的一处地方。
  • 祸始讧:祸乱开始。
  • :痛。

翻译

我来到古代楚国,向南穿过鄢郢之地。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千里平原,初次见到楚地的雄伟。我下马探访古迹,拜访了章华宫。长长的田间小路上,杂草丛生,平坦的土地上,禾黍茂盛。宫殿的遗址已经颓败,但仍能隐约辨认出它曾经的高耸。瓦片散乱交错,草木也杂乱无章。回想楚国全盛时期,霸业何等显赫。衣冠楚楚地朝见华夏,结盟的会议专门朝见同盟国。扬起戈指向天边,威力震慑边远民族。灵王依靠强大的国力,奢侈无度,贪婪无厌。试图窥视周朝的宝鼎,贪图郑国的封地。打猎游玩时思索建筑工程,这就是章华宫的功绩。增建的高台累至百尺,开启檄文迎接八方之风。雕刻的图案与华丽的台基,出入间神鬼般的工艺。奢侈纵欲地打猎,翠豹的鬃毛腾跃。宫殿的屋脊华丽,车马和随从急速聚集。民众疲惫怨声载道,乾溪的祸乱开始。成败都是理所应当的召唤,自作自受谁会痛心。君看这座宫殿的废墟,千古以来只有寒虫的啼鸣。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楚国古迹章华宫的描绘,展现了楚国曾经的辉煌与衰败。诗中,“长堤亘阡术,坏道纷科蓬”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宫殿遗址的荒凉景象,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同时,通过对楚国历史事件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楚国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奢侈无度、贪婪无厌的批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现实的警醒。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