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庚戌秋事

传闻边马塞回中,候火甘泉极望同。 风雨雕戈秋入塞,云霄玉几昼还宫。 书生自抱终军愤,国士谁讥魏绛功。 北望苍然天一色,汉家高碣倚寒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戌:古代以干支纪年,庚戌为干支之一。
  • 秋事:指秋天发生的事情。
  • 传闻:听说的消息。
  • 边马:边疆的战马。
  • 塞回中:塞外之地。
  • 候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烽火。
  • 甘泉:地名,在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
  • 极望:远望。
  • 风雨雕戈:风雨中的兵器,形容战争的艰苦。
  • 秋入塞:秋天进入边塞。
  • 云霄玉几:指皇帝的御座。
  • 昼还宫:白天回到宫中。
  • 书生:读书人。
  • 终军愤:终军的愤怒,终军是汉代名将,曾因不满朝政而愤然离去。
  •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 魏绛功:魏绛的功绩,魏绛是春秋时期魏国的名将。
  • 北望:向北望去。
  • 苍然:苍茫的样子。
  • 天一色:天空一片苍茫。
  • 汉家高碣:汉朝的碑碣。
  • 倚寒空:倚靠在寒冷的天空中。

翻译

听说边疆的战马在塞外之地徘徊,边防的烽火与远望的甘泉一样令人忧心。风雨中的兵器在秋天进入边塞,皇帝的御座在白天回到宫中。我这个书生怀抱着终军的愤怒,国家的杰出人才谁会讥笑魏绛的功绩。向北望去,天空一片苍茫,汉朝的碑碣倚靠在寒冷的天空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的紧张局势和书生的忧国之情。诗中通过“边马”、“候火”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边塞的战事和国家的危机。后句中的“书生自抱终军愤”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愤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