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平文学北上谒予黄石山楼赋赠

十年几赋榖城秋,五月还登百尺楼。 过雨林光浑似染,拍天岳色莽难收。 一丘自遂逃名计,三策谁怀济世忧。 片石峰头君试访,书生何术事封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榖城(gǔ chéng):古代地名,今山东省平阴县西南。
  • 拍天:形容山势高耸,直插云霄。
  • :广阔无边。
  • 逃名计:逃避名声的计策,指隐居。
  • 三策:三种策略或建议,这里指治国策略。
  • 济世忧:拯救世人的忧虑。
  • 片石峰头:指山峰上的一块石头,象征着封侯的象征。

翻译

十年间几次在榖城赋诗,五月再次登上这百尺高楼。 雨后的林光仿佛被染过一般,山岳的景色广阔无边难以尽收眼底。 一丘之地足以让我逃避名声,但谁还有那三种策略来拯救世人的忧虑呢? 在山峰上的一块石头前,你试着去寻找,书生又有什么办法能够封侯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榖城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忧虑。诗中“过雨林光浑似染,拍天岳色莽难收”一句,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雨后山林的清新和山岳的壮阔,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末句“片石峰头君试访,书生何术事封侯”则含蓄地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漠和对现实的无能为力,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