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卢子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卢龙城,位于今河北省卢龙县。
- 河阳树:指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的树木,这里用以象征时光的流逝和变迁。
- 蓟苑钟:指蓟县(今属天津市)的钟声,象征着远方的召唤和回忆。
- 薏苡:一种植物,这里比喻珍贵的物品或才能。
- 芙蓉:指剑柄上的装饰,比喻英勇或才华。
- 霄汉:天空,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地位。
翻译
站在卢子城头询问你的去向,不忍心看到别离的恨意凝结成远方的山峰。春风几次吹绿了河阳的树木,作为旅人,我又一次匆匆赶往蓟县的钟声。难道我会隐藏起珍贵的明珠(才能),只有长剑上的芙蓉(英勇)显露无遗。不要为西北的浮云而忧愁,因为天空(未来)还应该有浓密的雨露(恩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望。诗中,“卢子城头问去踪”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关切与不舍,“春风几发河阳树”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隐喻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后两句“岂有明珠藏薏苡,惟馀长剑吐芙蓉”巧妙运用比喻,表明自己不会隐藏才华,而是要勇敢展现。结尾“浮云西北休愁思,霄汉还应雨露浓”则寄托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机遇和恩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塞下曲八首为蓟门大夫赋 》 —— [ 明 ] 于慎行
- 《 三月廿八日饮侯六山庄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文华殿进讲有述 》 —— [ 明 ] 于慎行
- 《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安我素吏部倚舟过访酬赠 》 —— [ 明 ] 于慎行
- 《 冯用韫宗伯订约西游登岱过期未至怀望遣闷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洛阳陌 》 —— [ 明 ] 于慎行
- 《 从二太史游香山寺十韵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