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谒少昊陵六韵

白帝传遗迹,穷桑访故城。 丘陵何代筑,碑石几时倾。 凤纪金天岁,虹分华渚精。 人烟连圣里,鸟雀识官名。 落日荒原冷,悲风古木平。 祇令郯子国,百世溯宗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曲阜:位于山东省,是孔子的故乡。
  • 少昊陵:古代帝王少昊的陵墓,位于曲阜。
  • 白帝:指少昊,古代五帝之一,因其代表西方,西方属金,色白,故称白帝。
  • 穷桑:古代地名,相传是少昊的都城。
  • 凤纪金天岁:指少昊的时代,凤纪指凤凰的年代,金天岁指金色的天空,象征少昊的统治时期。
  • 华渚精:华渚,地名,精指精华或神灵。
  • 郯子国:古代国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与少昊有关。

翻译

在曲阜拜访少昊的陵墓,我写下了这六行诗。 白帝留下了他的传说,我来到穷桑寻找他旧时的都城。 这些丘陵是哪个时代筑成的,碑石又是何时倾倒的? 凤凰的年代,金色的天空,华渚的神灵精华。 这里的人烟与圣人的故里相连,鸟雀似乎也认识官名。 落日的荒原显得冷清,悲风中的古木平静。 只因这里是郯子国,百世以来追溯着宗族的盟约。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少昊陵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少昊的敬仰和对历史的追溯。诗中,“白帝传遗迹”和“穷桑访故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探寻和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落日荒原冷,悲风古木平”,营造了一种沧桑和悲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缅怀和对历史长河的沉思。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