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翁张虑斋八帙二首

常将沆瀣当朝餐,矍铄风神世所难。 走马自轻飞鞚远,看花犹剧蹋歌欢。 青葱日长堂前树,郁烈春芳泽畔兰。 欲向仙台占寿纪,不知渤澥几时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里翁张虑斋: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八帙:八十岁。帙,古代计算纸张的单位,一帙为十张,这里引申为十岁。
  • 沆瀣:(hàng xiè) 古代指夜间的水气,这里比喻清新的空气或精神食粮。
  • 朝餐:早餐,这里比喻日常的精神滋养。
  • 矍铄:(jué shuò) 形容老年人精神健旺。
  • 飞鞚:(fēi kòng) 快速奔驰的马。鞚,马勒。
  • 蹋歌:古代一种边走边唱的歌舞形式。
  • 青葱:形容树木茂盛,生机勃勃。
  • 郁烈:香气浓烈。
  • 春芳:春天的花香。
  • 泽畔兰:水边的兰花,比喻高洁。
  • 仙台:神话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高寿。
  • 寿纪:寿命的记录。
  • 渤澥:(bó xiè) 古代对渤海的称呼。

翻译

常以清新的空气作为早餐,您那精神矍铄的样子世间难寻。 骑马奔驰自得其乐,远超常人,看花时更是欢快地边走边唱。 堂前的树木日日茂盛,春天的花香浓烈如兰。 想要在仙人的台子上记录您的长寿,却不知渤海何时会干涸。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一位八十岁老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诗中,“沆瀣当朝餐”和“矍铄风神”描绘了老人清新的生活态度和健旺的精神状态。后两句通过“飞鞚远”和“蹋歌欢”展现了老人的活力和乐观。最后两句则以仙台和渤澥作比,寓意老人长寿如仙,表达了诗人对老人长寿的美好祝愿。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