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明卿使君再觐

汝厌承明后,于今两报功。 请歌诸国乐,谁似七闽风。 霜益鱼符老,天开象魏雄。 明堂当计吏,第一是吴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承明: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这里指朝廷。
  • 报功:报答功勋。
  • 诸国乐:各国音乐。
  • 七闽:指古代居住在福建和浙江南部的闽人,因分为七族,故称。亦指福建。
  • 鱼符:古代官员的信物,这里指官员的身份。
  • 象魏: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亦叫“阙”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 计吏:古代州郡掌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
  • 吴公:指吴明卿,诗题中的“明卿使君”。

翻译

你已经厌倦了在朝廷中的生活,如今再次立下功勋。 若要歌颂各国的音乐,谁能比得上七闽的风情。 岁月使你的官职更显尊贵,天命开启朝廷的雄伟。 在明堂上,当计吏选拔时,你吴公无疑是首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吴明卿再次立功的赞赏和对其才干的认可。诗中通过“诸国乐”与“七闽风”的对比,突出了七闽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隐喻了吴明卿的地方特色和卓越才能。后两句则直接赞扬了吴明卿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被重用的前景,体现了作者对其的深厚敬意和期待。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