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洪阳光禄册封靖江四首

衡阳秋色暮云深,湘水南来是桂林。 七十二峰青未了,刺桐花里鹧鸪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阳:地名,位于湖南省。
  • 湘水:即湘江,湖南省的主要河流。
  • 七十二峰:指衡山,衡山有七十二峰。
  • 青未了:指山峰连绵不断,青翠欲滴。
  • 刺桐花:一种植物,花色艳丽。
  • 鹧鸪:一种鸟,常在诗中象征离别或思乡。

翻译

衡阳的秋色在暮云深处显得更加深沉,湘江从南边流来,流经桂林。衡山的七十二峰连绵不断,青翠欲滴,刺桐花盛开的地方,鹧鸪在吟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衡阳秋日的景色,通过“暮云深”、“湘水南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辽阔的氛围。诗中“七十二峰青未了”形象地描绘了衡山山脉的连绵起伏,青翠欲滴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刺桐花里鹧鸪吟”则通过鹧鸪的吟唱,增添了一丝离愁别绪,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