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凤林太史竣使还朝

· 尹台
几年欢綵旷萱除,玉节遥将慰笋舆。 九折那回邛阪驭,三长仍载汉闱书。 江亭去雁依山棹,驿路迁莺引使车。 往识倘垂幽侧问,为言久病卧相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欢綵(huān cǎi):欢乐的气氛。
  • 旷萱除:指时间流逝,萱草已除,喻指时光荏苒。
  • 玉节:古代使者所持的符节,用以表示身份。
  • 笋舆(sǔn yú):古代的一种轻便车辆,这里指使者的车。
  • 九折:形容路途曲折艰难。
  • 邛阪(qióng bǎn):古代地名,在今四川省,这里泛指险峻的山路。
  • (yù):驾驭,指驾车。
  • 三长:指三种长处,这里可能指学问、品德、才能。
  • 汉闱(hàn wéi):汉代的宫廷,这里指朝廷。
  • 驿路:古代传递文书、官员往来的道路。
  • 迁莺:迁徙的黄莺,比喻使者。
  • 使车:使者的车辆。
  • 幽侧问:私下里的询问。
  • 相如:指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这里用作自喻,表示自己像司马相如一样病弱。

翻译

几年来的欢乐气氛已经随着时光流逝而消散,你手持玉节远行,将乘坐轻便的车辆以安慰旅途的劳顿。 路途曲折艰难,如同驾驭着车马翻越险峻的邛阪,而你的学问、品德、才能仍将带着汉朝宫廷的书籍前行。 江边的亭子里,去往远方的大雁依傍着山边的船只,驿路上的黄莺引领着使者的车辆前行。 如果你在归途中遇到私下里的询问,请告诉他们我久病卧床,如同当年的司马相如。

赏析

这首诗是尹台送别张凤林太史回朝的作品,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和使者的使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九折邛阪驭”形容路途的艰难,“三长仍载汉闱书”则赞美了使者的学识与才能。结尾处以司马相如自喻,透露出诗人的自谦与对友人的托付。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