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司训余君之官衡藩

· 尹台
江门旧钓沈烟水,绣枕金针岂度人。 清庙朱弦堪叹汝,高车白壁易生尘。 路经稷下衣冠集,车过湘中草木春。 访学从谁一莞尔,临岐延望独伤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门:地名,在今广东省。
  • 旧钓:指过去的钓鱼活动,这里比喻过去的闲适生活。
  • 沈烟水:沉没在烟雾缭绕的水中,形容景象朦胧。
  • 绣枕金针:华丽的枕头和金制的针,象征富贵生活。
  • 度人:指引渡人,这里指帮助他人。
  • 清庙:指祭祀祖先的庙宇,这里比喻高洁的场所。
  • 朱弦:红色的琴弦,这里指音乐。
  • 高车白壁:高大的车辆和白色的墙壁,象征权贵。
  • 易生尘:容易积尘,比喻世俗的浮华易逝。
  • 稷下:地名,在今山东省,古代学术中心。
  • 衣冠:指士人。
  • 湘中:指湖南地区。
  • 草木春:草木在春天生长茂盛,比喻生机勃勃。
  • 访学:寻访学问。
  • 莞尔:微笑。
  • 临岐:面临分别的路口。
  • 延望:远望。
  • 伤神:伤心。

翻译

江门那旧日的钓鱼景象已沉没在烟水之中,华丽的绣枕和金针又怎能真正帮助他人。清庙中红色的琴弦虽美,却只能令人叹息,高大的车辆和白色的墙壁虽显赫,却容易积尘,浮华易逝。你将经过稷下,那里士人云集,你的车过湘中,那里的草木正逢春意盎然。寻访学问,你将从谁那里得到微笑的指引?面临分别的路口,我独自远望,心中充满了伤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江门旧景的怀念和对未来旅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未来道路的关切。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绣枕金针”与“度人”,“高车白壁”与“易生尘”,突出了世俗与精神的对比,以及物质与精神的冲突。末句“临岐延望独伤神”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离别的哀愁。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