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诗

生有种树癖,性禀由孩提。 五岁艺菽麦,幪幪辄成畦。 七岁读书暇,封植靡他为。 九岁已悟达,益谙相土宜。 百谷暨蔬果,根荄日敷移。 行年十三四,把笔耽文词。 朝诵橐驼传,夕歌生民诗。 始祖出姜嫄,艰食肇播施。 奄然即邰室,德教万古垂。 嗟哉丁末裔,心好同规规。 欣逢尧舜君,委身常恐迟。 中原遇龚遂,与尔争先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种植。
  • 幪幪:茂盛的样子。
  • 封植:培育,种植。
  • :熟悉。
  • 相土宜:根据土地的适宜性种植。
  • 根荄:植物的根部。
  • 敷移:分布,生长。
  • :沉迷。
  • 橐驼传:古代关于农耕的文献。
  • 生民诗:古代诗歌,描述人民的生活。
  • 姜嫄: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中是周人的始祖。
  • 艰食:艰难地获取食物。
  • 播施:播种。
  • 邰室:古代周人的居所。
  • 规规:遵循规则。
  • 尧舜君:指贤明的君主。
  • 龚遂:古代著名的农学家。

翻译

我从小就有着种植树木的爱好,这种性格从小孩时期就已形成。五岁时我就开始种植豆麦,田地里的庄稼长得非常茂盛。七岁时,我在读书之余,总是忙于种植树木。九岁时,我已经能够更加熟悉地根据土地的适宜性来种植作物。无论是谷物还是蔬菜水果,它们的根部都在不断地生长和分布。到了十三四岁,我开始沉迷于文学创作。早晨阅读关于农耕的文献,晚上则吟唱描述人民生活的诗歌。我的始祖是从姜嫄开始的,他们艰难地获取食物并开始播种。他们最终定居在邰室,他们的德行和教诲流传万古。我作为后代,心中总是喜欢遵循这些规则。我很高兴能遇到像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我总是担心自己不能及时投身于这样的事业。如果我在中原遇到像龚遂那样的农学家,我一定会与他竞争,争取在农业上取得领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农业和种植的热爱,以及对古代贤明君主和农学家的敬仰。诗中,作者通过描述自己从小到大的种植经历,展现了他对土地和植物的深厚感情。同时,通过对古代文献和诗歌的引用,表达了他对传统农业文化的尊重和继承。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投身于农业发展,与古代农学家竞争的决心,显示了他对农业未来的积极展望和自我期许。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