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天地同逆旅,春秋比流波。 昨昔乐苦少,今兹忧复多。 美人而离居,其如良夜何。 良夜殊未央,怅言临中堂。 丛兰泫零露,初月扬清光。 我有枯桐琴,爰以托远心。 哀弦徒激烈,愁绝无知音。 太行岂不高,黄河岂不深。 梦魂终不隔,万里还相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逆旅:客舍,旅馆。
  • 春秋:指时间,岁月。
  • (xuàn):水珠滴下的样子,这里指露水滴落。
  • 怅言:忧愁地说话。
  • 中堂:屋子的中央。
  • 泫零露:露水滴落。
  • 枯桐琴:古代的一种琴,这里指作者的琴。
  • :于是。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知己。
  • 太行:山名,位于中国北部。
  • 黄河:中国的第二长河。

翻译

天地如同一家旅馆,春秋岁月如同流水般逝去。 昨日的快乐苦短,今日的忧愁又多。 思念的美人远居他处,这美好的夜晚该如何度过。 美好的夜晚还未结束,我忧愁地站在屋子中央。 丛丛兰花上露水滴落,初升的月亮洒下清光。 我有那古老的桐木琴,用它寄托我对远方的思念。 琴声虽然激昂,但心中忧愁无人能懂。 太行山岂不高,黄河岂不深。 但梦魂终究不会被隔断,即使万里之遥,我也要寻找到你。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美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天地同逆旅,春秋比流波”以天地为逆旅,春秋为流波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后文通过对良夜、丛兰、初月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枯桐琴的寄托,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孤独和忧愁。最后,以太行山和黄河为喻,表达了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要追寻心中所爱的决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