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龙维周金陵出塞

君不见上国都门道如砥,九棘三槐夹三市。又不见金戈铁马阵云浮,拜命安边辞御楼。 车声连营若雷动,弦管啁啾发伶从。中天月色铁衣明,半夜霜花隼旂冻。 漠南塞北无王庭,蛇豕纵凶何足平。况今天子能得士,百万骁腾皆俊英。 凤阙龙城分虎卫,武备频年蓄精锐。阃外同推太尉贤,府中只数元戎贵。 钟山走势横千霜,金陵佳气成九章。运筹帷幄佐明主,似有汉代韩张良。 羽书昨日徵边戍,百里旌旗蔽烟渚。雄心一片独飞扬,要斩楼兰断归路。 贺兰山下寂无人,龙鳞水上且孤军。丈夫生死向前去,岂复回头怀所亲。 锦机漫织回文字,离情不夺英雄志。会须三箭定天山,青史功臣当锓梓。 黄尘大漠渺茫茫,却望君门天一方。边庭早晚应奏捷,献凯归来朝未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ǐ):磨刀石,比喻平坦。
  • 九棘三槐:古代朝廷中的九个重要职位和三公的象征。
  • 金戈铁马:形容战争的景象。
  • 阵云浮:战争中的云雾,比喻战争的紧张气氛。
  • 伶从 (líng cóng):跟随的乐师。
  • 隼旂 (sǔn qí):古代军旗的一种,旗上绘有隼鸟图案。
  • 蛇豕 (shé shǐ):比喻凶恶的敌人。
  • 骁腾 (xiāo téng):勇猛迅速。
  • 虎卫:皇帝的近卫军。
  • 阃外 (kǔn wài):指朝廷之外,边疆。
  • 元戎:主将,统帅。
  • 韩张良:汉代著名的谋士。
  • 羽书:军中的紧急文书。
  • 楼兰:古代西域国名,此处比喻边疆的敌人。
  • 龙鳞水:比喻险恶的水域。
  • 回文字:回文诗,正读反读都一样的诗。
  • 锓梓 (qǐn zǐ):刻印书籍,此处指记载功绩。
  • 未央:汉代宫殿名,此处指朝廷。

翻译

你难道没看见京城的街道平坦如磨刀石,九个重要职位和三公的象征夹在三市之间。又难道没看见金戈铁马,战争的云雾笼罩,被任命去安定边疆,辞别了御楼。

车声连绵如雷鸣,弦管乐声啁啾,乐师们随行。中天的月色照亮铁甲,半夜的霜花冻结了军旗。

漠南塞北没有王庭,凶恶的敌人又怎能平定。何况当今的天子能够得到贤士,百万勇猛迅速的士兵都是俊杰英才。

凤阙龙城分属虎卫,武备多年积蓄精锐。朝廷之外共同推崇太尉的贤能,府中只有元戎最为尊贵。

钟山的走势,横跨千年霜雪,金陵的佳气形成九章。运筹帷幄辅佐明主,就像汉代的韩张良。

羽书昨日征召边戍,百里旌旗遮蔽烟渚。雄心一片独自飞扬,要斩断楼兰的归路。

贺兰山下寂静无人,龙鳞水上只有孤军。大丈夫生死向前去,岂会回头怀念亲人。

锦机漫织回文诗,离情不夺英雄志。会须三箭定天山,青史功臣应当刻印。

黄尘大漠渺茫无边,回头望君门,天各一方。边疆早晚应会奏捷,献上胜利归来朝见未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边疆战士出征的壮丽场景,通过对京城繁华与边疆战争的对比,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与忠诚。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金戈铁马”、“九棘三槐”等,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同时,诗人通过对战士们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英雄功业的崇高敬意。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深沉,展现了明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