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十月祈连三尺雪,孤军万里防边敌。鼓钲不动马停嘶,北风吹冻衣裳裂。 元戎怒奋黄金戈,夜移苦战临交河。海云漠漠关月黑,道傍死骨何其多,主恩未报将奈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祈连:即祁连山,位于今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
  • 鼓钲:古代军中乐器,用以指挥军队进退。
  • 元戎:主帅,指军队中的最高指挥官。
  • 黄金戈:指装饰华丽的戈,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 交河:古地名,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
  • 漠漠:形容云雾密布的样子。

翻译

十月里祁连山下了三尺厚的雪,孤军万里在边疆防守敌人。军鼓和铜钲不再响起,战马也停止了嘶鸣,北风凛冽,冻裂了将士们的衣裳。 元帅愤怒地挥舞着黄金装饰的戈,夜晚转移,准备在交河进行苦战。海上的云雾密布,关隘的月亮被遮蔽得暗淡无光,道路旁死去的士兵的尸骨如此之多,主上的恩情尚未报答,将士们又将如何是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严冬的艰苦环境和战争的残酷。通过“十月祈连三尺雪”和“北风吹冻衣裳裂”等生动细节,传达了边疆将士在恶劣自然条件下的艰难生存状态。诗中“元戎怒奋黄金戈”和“夜移苦战临交河”展现了战争的紧张和激烈,而“道傍死骨何其多”则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惨烈和生命的脆弱。结尾的“主恩未报将奈何”表达了将士们对国家忠诚与个人命运无奈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边塞诗特有的悲壮与豪情。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