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作

为挹仙踪拄碧筇,白云峰接紫云峰。 山连罗障秋涵郭,寺挂流霞暮隐钟。 落月未归珠树鹤,飞泉常护法池龙。 蘼芜丹灶今何处,始忆神楼不易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ì):汲取,引申为探寻。
  • 仙踪:仙人的踪迹。
  • (zhǔ):支撑。
  • 碧筇 (qióng):绿色的竹杖。
  • 罗障:罗列的屏障,指山峰。
  • :包含,这里指山峰环绕。
  • :城墙,这里指城外。
  • 流霞:流动的云霞。
  • 暮隐钟:傍晚时分的钟声隐约可闻。
  • 珠树:传说中结有珍珠的树。
  • 法池龙:佛教中守护法池的神龙。
  • 蘼芜 (mí wú):一种草,这里指荒芜。
  • 丹灶:炼丹的炉灶。
  • 神楼:传说中的仙境楼阁。

翻译

为了探寻仙人的踪迹,我拄着绿色的竹杖,白云峰与紫云峰相接。 山峰连绵如屏障,秋天环绕着城外,寺庙悬挂着流动的云霞,傍晚的钟声隐约可闻。 落月时分,未归的珠树上栖息着鹤,飞泉常伴着守护法池的神龙。 荒芜的炼丹炉灶如今在何处,我开始怀念那难以遇见的仙境楼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山水画面,通过“白云峰接紫云峰”、“寺挂流霞暮隐钟”等意象,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神秘。诗中“落月未归珠树鹤,飞泉常护法池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神话传说结合,增添了诗意的深远。结尾的“蘼芜丹灶今何处,始忆神楼不易逢”则透露出对仙境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李待问

明广东海南人,字葵孺。万历间进士,累升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天启间魏忠贤生祠遍吴中。待问抵南京,置生祠不顾,诣孝陵毕即疾驰履任。崇祯间官至都御史。有诗文集。 ► 19篇诗文

李待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