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酌

· 贝琼
行军已六九,发脱身渐羸。 不及桃李花,遽成莆柳衰。 贵贱必同尽,造化宁吾私。 徒闻王子乔,何处求安期。 区区营丹砂,贪生无乃欺。 今朝欣无事,酒熟当自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军:行进中的军队。
  • 六九:指年龄,六九五十四岁。
  • 发脱:头发脱落。
  • (léi):瘦弱。
  • 遽成:突然变成。
  • 莆柳:指柳树,比喻衰老。
  •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
  • :岂,难道。
  • 吾私:我的私心。
  • 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安期: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区区:微小,不重要。
  • 丹砂:古代炼丹用的原料,这里指炼丹术。
  • 贪生:贪图长生。
  • 无乃:岂不是。
  • :欺骗。
  • :高兴。
  • 酒熟:酒酿好了。
  • 自持:自己掌握,这里指自己饮酒。

翻译

我已经行军五十四年,头发脱落,身体逐渐瘦弱。 不像桃花和李花那样,突然间就像柳树一样衰老。 无论贵贱,最终都会同归于尽,自然界的创造难道会偏袒我吗? 只听说有仙人王子乔,哪里能找到仙人安期生呢? 微不足道地炼制丹砂,贪图长生岂不是自欺欺人? 今天高兴无事,酒酿好了,我应当自己享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诗中,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桃李花的不同命运,以及对长生不老的质疑,展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洞察。最后,诗人选择在无事之日,自斟自饮,享受当下,体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现实的接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