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夏颐贞西畴草堂
九山惟凤皇,突兀尊中卣。
山断忽平野,四水东南流。
海潮日夜至,新沙成故洲。
爱此斗绝境,遂与长沮游。
蒺藜苦满道,相率开西畴。
俗类桃花源,无历知春秋。
风寒禾黍熟,雨多桑柘稠。
土芝颇益气,玉延亦可羞。
过从有耆老,请谒无王侯。
四时共相保,千岁非所忧。
如何万里客,日暮行未休。
骑虎不得下,短衣归饭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山:泛指众多的山。
- 凤皇:即凤凰,传说中的神鸟。
- 突兀:高耸突出的样子。
- 尊中卣:卣(yǒu),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山形似尊中的卣。
- 斗绝境:绝美之地。
- 长沮:古代传说中的隐士。
- 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
- 西畴:西边的田地。
- 俗类桃花源:比喻与世隔绝的理想之地。
- 无历知春秋:没有历法,自然地知道季节变化。
- 土芝:指地下的珍贵植物。
- 玉延:美玉般的延年益寿之物。
- 过从:交往。
- 耆老:年长的智者。
- 请谒:拜访。
- 王侯:贵族。
- 四时共相保:四季和谐共存。
- 骑虎不得下:比喻处境困难,难以脱身。
- 短衣归饭牛:穿着简朴的衣服回家喂牛,形容生活简朴。
翻译
众多的山中,凤凰般的山峰高耸突出,仿佛是尊中的卣。山脉断开,忽然展现出一片平野,四条河流向东南流淌。海潮日夜涌至,新沙逐渐形成了旧洲。我喜爱这绝美之地,于是与传说中的隐士长沮一同游历。满道长满了带刺的蒺藜,我们一同开辟西边的田地。这里的风俗如同桃花源,没有历法却自然知晓春秋。风寒中禾黍成熟,雨多时桑柘茂密。地下的珍贵植物能益气,美玉般的延年益寿之物亦可羞愧。交往中有年长的智者,拜访中没有贵族。四季和谐共存,千年之忧不足挂齿。为何万里之外的客人,日暮时分仍在不停前行。骑在虎背上难以下来,穿着简朴的衣服回家喂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之地,通过对比外界的奔波与草堂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九山惟凤皇”、“俗类桃花源”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