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城道中

几度关索岭,去天只数刃。 过此意坦夷,讵知山愈峻。 洞浏万壑深,群峰削如刃。 倏忽入幽崖,须臾陟层嶙。 林间猿狖啼,咫尺云迷轫。 盘江多毒淫,蛮烟古来慎。 跋涉每艰危,念之令心震。 名与身孰亲,斯言良足信。 行行欲何为,内顾惭双鬓。 岂若学巢由,高举辞尧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关索岭:地名,位于今贵州省境内。
  • 去天只数刃:形容山岭极高,仿佛离天空只有几刀的距离。
  • 坦夷:平坦。
  • 讵知:岂知,哪里知道。
  • 削如刃:形容山峰陡峭,像刀刃一样。
  • 倏忽:突然,迅速。
  • 幽崖:深邃的山崖。
  • :登,升。
  • 层嶙:层层叠叠的山峰。
  • 猿狖(yuán yòu):猿猴。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云迷轫:云雾缭绕,视线模糊。
  • 毒淫:指瘴气等有害气体。
  • 蛮烟:指边远地区的烟雾,常指瘴气。
  • 跋涉:长途行走。
  • 艰危:艰难危险。
  • 名与身孰亲:名誉和生命哪个更重要。
  • 巢由:指隐士巢父和许由,传说中的古代隐士。
  • 高举辞尧舜:指辞去高位,隐居山林。

翻译

几次经过关索岭,那山岭高耸入云,仿佛离天空只有几刀的距离。过了这里,本以为道路会变得平坦,哪里知道山势却更加险峻。山谷深邃,万壑纵横,群峰陡峭如刀刃。突然间进入幽深的山崖,转眼又登上层层叠叠的山峰。林间猿猴啼叫,近在咫尺却因云雾缭绕而视线模糊。盘江地区瘴气弥漫,古来人们都对此谨慎。长途跋涉,常常遭遇艰难危险,想到这些就让人心惊。名誉和生命哪个更重要,这句话确实值得深信。一路行走,究竟为了什么,回头看看自己已经双鬓斑白。还不如学习巢父和许由,辞去高位,隐居山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关索岭一带的艰险旅程,通过对比山岭的高峻与平地的坦夷,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削如刃”的山峰、“幽崖”、“层嶙”等,生动地勾勒出了山岭的险峻。后半部分则通过“名与身孰亲”的反思,以及对巢父、许由隐居生活的羡慕,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李学一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李学一

李学一,字万卿,号文轩。归善(今广东惠阳)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科给事中。历任湖广参议、贵州提学副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李学一诗,以张友仁一九四八年手抄本《文轩公集》为底本。 ► 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