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立春日大雪二十韵在凤阳作
正月淮南雪,空花五叶纤。
随风成唾王,平地出形盐。
重拆鸳鸯瓦,轻穿翡翠帘。
色迷云外鹤,光掩月中蟾。
河水冰犹合,昆冈火复炎。
方圆如有道,先后亦无嫌。
岁旱今方剧,春寒更觉添。
夜深声淅沥,天近气清严。
鲛女愁停杼,鸡人误报签。
一时延胜赏,万里入遐瞻。
路失羊肠曲,山呈马耳尖。
炊烟空近市,急溜断虚檐。
林鹊饥争啄,川鱼畏却潜。
往来听杖屦,歌舞起闾阎。
研冻诗重赋,瓶存酒试拈。
节高贫士卧,时信老农占。
独树危能立,枯黄润总沾。
宫妆梅粲粲,野秀麦蔪蔪。
白首歌谁和,朱门味可兼。
谩思全帐客,痛饮正厌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丙辰: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淮南:地名,今安徽省淮南市一带。
- 空花:指雪花。
- 唾王:比喻雪花像唾沫一样细小。
- 形盐:形容雪花的形状。
- 鸳鸯瓦:指屋顶上的瓦片。
- 翡翠帘:绿色的帘子,比喻雪覆盖的景象。
- 云外鹤:比喻雪中的鹤。
- 月中蟾:指月中的蟾蜍,比喻雪的光亮。
- 昆冈:山名,此处指山上的雪。
- 方圆:指天地间的秩序。
- 先后:指时间的顺序。
- 淅沥:形容雪落的声音。
- 天近:指天空显得很近。
- 清严:清新而严肃。
- 鲛女:神话中的美人鱼。
- 鸡人:古代负责报时的人。
- 签:报时的竹签。
- 遐瞻:远望。
- 羊肠曲:形容道路曲折。
- 马耳尖:形容山峰尖锐。
- 急溜:指屋檐上的雪水。
- 闾阎:指民间。
- 研冻:砚台因寒冷而结冰。
- 瓶存:瓶中存放的酒。
- 节高:指节气高远。
- 贫士:贫穷的士人。
- 枯黄:指枯萎的植物。
- 宫妆:宫廷中的装饰。
- 粲粲:鲜明。
- 野秀:野外的秀丽。
- 蔪蔪:茂盛的样子。
- 白首:白发,指年老。
- 朱门:指富贵人家。
- 厌厌:满足的样子。
翻译
正月里淮南下起了雪,雪花像五叶草一样纤细。 随风飘落如同细小的唾沫,平地上铺满了形状各异的雪花。 雪重重地覆盖在屋顶的瓦片上,轻轻地穿过绿色的帘子。 雪色迷惑了云外的鹤,雪光掩盖了月中的蟾蜍。 河水结冰还未融化,山上的雪又重新燃烧起来。 天地间的秩序似乎有规律,时间的先后也没有差别。 今年的旱情特别严重,春寒也更加增添了几分。 夜深时雪声淅沥,天空显得很近,气氛清新而严肃。 鲛女因寒冷停下了织布,鸡人误报了时辰。 一时间欣赏这美景,万里之外也能远望。 道路曲折如羊肠,山峰尖锐如马耳。 炊烟在近市处空荡荡,屋檐上的雪水断断续续。 林中的鹊鸟饥饿地争食,河中的鱼儿畏惧地潜藏。 往来的人们听着杖屦的声音,民间的歌舞声起。 砚台因寒冷结冰,再次赋诗,瓶中的酒也尝试着品尝。 节气高远,贫士安卧,时令的信息被老农所占。 独树在风雪中依然挺立,枯黄的植物也被雪水润湿。 宫廷中的装饰鲜明,野外的麦田茂盛。 白发的老者歌唱无人应和,富贵人家的生活滋味可兼得。 漫思全帐的客人,痛饮正满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正月淮南大雪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花的美丽和寒冷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空花五叶纤”、“随风成唾王”等,生动地表现了雪花的形态和飘落的情景。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抒发了对时令变化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