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溪道中怀秦露坡年丈

附骥当年识少游,燕台别后几经秋。 山城且喜萍踪合,斗宿俄惊剑气浮。 对酌黄花常佐酒,论交夜雨共登楼。 何堪一别铜崖月,绿树青山障远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提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道中:途中。
  • 怀:怀念。
  • 秦露坡: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年丈:对年长者的尊称。
  • 附骥: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
  • 少游:年轻的游子。
  • 燕台:古代燕国的台,这里指诗人与秦露坡分别的地方。
  • 斗宿:北斗星。
  • 剑气:比喻英气或才华。
  • :显现。
  • 黄花:菊花。
  • 佐酒:助酒兴。
  • 论交:谈论交情。
  • 铜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障远眸:阻挡远望的视线。

翻译

当年我依附着年轻的游子,在燕台分别后,已经过了多少个秋天。 在这山城之中,我欣喜地发现我们的萍水相逢,北斗星突然显现出剑气般的英气。 我们对着黄花共饮,常常助酒兴,夜雨中谈论交情,一起登上高楼。 怎能忍受与铜崖月一别,绿树青山阻挡了我远望的视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秦露坡的深切怀念。诗中通过回忆与秦露坡的相识和分别,以及共同经历的欢乐时光,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斗宿俄惊剑气浮”一句,以北斗星的剑气比喻秦露坡的英气和才华,形象生动。结尾的“绿树青山障远眸”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距离而产生的无奈和惆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韵味。

李学一

李学一,字万卿,号文轩。归善(今广东惠阳)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科给事中。历任湖广参议、贵州提学副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李学一诗,以张友仁一九四八年手抄本《文轩公集》为底本。 ► 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