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振铎:摇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即振铎以警众。铎,有舌的大铃。
- 遐陬:边远角落。
- 干羽:古代两种舞蹈。干舞和羽舞。这里比喻文德教化。
- 穿杨:原指在远处就能射穿杨柳的叶子。后用“百步穿杨”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
- 相马:原指鉴别马的好坏。这里比喻选拔人才。
- 鹗鹍:一种猛禽,比喻英才。
-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这里泛指园林。
- 华堂:华丽的厅堂。
- 兀坐:独自端坐。
翻译
我摇着铃铛来到镇远,秋天的霜已经覆盖了树林,边远之地也沐浴在皇恩的深厚之中。 这些学子中,谁是那百步穿杨的高手呢?我千里之外,心怀选拔贤才的愿望。 秋天的肃杀之气中,英才如同鹗鹍般冲天而起;春天到来时,桃花李花盛开在园林的树荫下。 在华丽的厅堂中独自端坐,面对着暮色中的青山,我尝试着对着黄花吟咏一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校士的场景,通过“振铎”、“遐陬”、“干羽”等词语,展现了皇恩浩荡、文教普及的景象。诗中“穿杨手”、“相马心”比喻选拔人才的渴望,而“鹗鹍冲汉”、“桃李上林”则形象地描绘了英才的崛起和春天的生机。结尾的“华堂兀坐”、“独对黄花”则表达了诗人独自沉思、品味秋意的情景。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教育和人才选拔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