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陵行

· 贝琼
六陵草没迷东西,冬青花落陵上泥。 黑龙断首作饮器,风雨空山魂夜啼。 当时直恐金棺腐,凿石通泉下深固。 一声白雁度江来,宝气竟逐妖僧去。 金屋犹思宫女侍,玉衣无复祠官护。 可怜持比月氏王,宁饲乌鸢及狐兔。 真人歘见起江东,铁马九月踰崆峒。 百年枯骨却南返,雨花台下开幽宫。 流萤夜飞石虎殿,江头白塔今不见。 人间万事安可知,杜宇声中泪如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穆陵:指宋代皇帝的陵墓。
  • 六陵:指宋代六位皇帝的陵墓。
  • 冬青:一种常绿灌木,这里指陵墓上的植物。
  • 黑龙断首:指陵墓中的龙形雕刻被破坏。
  • 金棺:指皇帝的棺材。
  • 白雁:一种鸟,这里象征着不祥之兆。
  • 宝气:指陵墓中的宝物。
  • 妖僧:指盗墓的僧人。
  • 金屋:指皇宫。
  • 玉衣:指皇帝的衣物。
  • 月氏王:古代西域的一个国王。
  • 乌鸢:乌鸦和鹰,这里指食腐动物。
  • 狐兔:狐狸和兔子,这里也指食腐动物。
  • 真人:指明太祖朱元璋。
  • 崆峒:山名,这里指朱元璋的军队。
  • 雨花台:地名,位于南京。
  • 流萤:萤火虫。
  • 石虎殿:指陵墓中的建筑。
  • 杜宇:杜鹃鸟,其叫声常被用来象征悲伤。

翻译

六座陵墓被草丛覆盖,分不清东西,冬青花落在陵墓的泥土上。陵墓中的龙形雕刻被破坏,成了饮器,空山中风雨交加,夜晚传来魂魄的哭泣声。当时担心金棺会腐烂,于是凿石通泉,深入地下加固。一声白雁飞过江来,象征着不祥之兆,陵墓中的宝物最终被妖僧盗走。皇宫中仍有人思念宫女,但皇帝的衣物已无人守护。可怜这些遗骨被比作月氏王,宁愿被乌鸦和狐狸吃掉。明太祖朱元璋突然崛起于江东,铁马九月越过崆峒山。百年的枯骨终于被南返,雨花台下开启了幽暗的宫殿。夜晚萤火虫在石虎殿飞舞,江头的白塔如今已不见。人间万事不可预知,杜鹃的叫声中,泪水如霰般落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宋代皇帝陵墓的荒凉景象,通过对比昔日皇宫的繁华与今日陵墓的凄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辉煌的哀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冬青花、黑龙断首、白雁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通过对陵墓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那些被遗忘的帝王遗骨的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历史抒情诗。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