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堂

茅堂占西岭,门对乱峰开。 时有岩花落,香从樵路来。 松阴宜散帙,山月每当杯。 十载风尘客,劳劳梦乍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茅堂:用茅草覆盖的房屋,多指隐士或贫穷人家的住所。
  • :占据,此处指坐落。
  • 西岭:西边的山岭。
  • 乱峰:错落不齐的山峰。
  • 岩花:生长在岩石上的花。
  • 樵路:打柴人走的小路。
  • 散帙:打开书帙,指读书。
  • 当杯:对着酒杯,指饮酒。
  • 风尘客:指在外奔波、饱经风霜的人。
  • 劳劳:辛苦劳累的样子。
  • 梦乍回:梦刚醒。

翻译

茅草屋坐落在西边的山岭上,门前正对着错落的山峰。 偶尔有岩石上的花儿飘落,香气随着打柴人的小路传来。 松树的阴影下适宜打开书卷阅读,山间的月光正好对着酒杯。 十年来在外奔波的旅人,如今辛苦劳累的梦刚刚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居山林的宁静景象。通过“茅堂”、“西岭”、“乱峰”等自然元素,展现了隐士生活的清幽与超脱。诗中“岩花落”、“香从樵路来”细腻地刻画了山间的自然气息。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过去奔波生活的回顾和对当前宁静生活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 7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