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还旧居

昔年离旧居,未卜何时归。 回首又六载,归来情益悲。 迷途尚未远,今是而昨非。 永固林下盟,从兹与世遗。 琴书聊自遣,鸥鸟还相依。 怀沙嘅屈子,捐躯悲介推。 我怀寄云山,尘世任兴衰。 毫端有新句,不妨时一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迷途:迷失的道路,比喻错误的道路或方向。
  • 今是而昨非:现在是对的,而过去是错的。
  • 林下盟:在林间立下的誓言或约定,指隐居的决心。
  • 世遗:被世界遗忘,指与世隔绝。
  • 怀沙:怀念沙洲,这里指怀念屈原。
  • :叹息。
  • 介推: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因忠于晋文公而被杀。
  • 毫端:笔尖,指书写。

翻译

多年前我离开故居,不知何时能归来。回首间已过去六年,归来时心情更加悲伤。我迷失的道路并不遥远,现在明白过去是错误的。我永远坚守在林间立下的隐居誓言,从此与世界隔绝。我以琴书自娱,与鸥鸟为伴。我怀念屈原,叹息他的遭遇,也为介子推的牺牲感到悲伤。我将我的情怀寄托于云山之间,任由尘世兴衰。笔尖下有了新的诗句,不妨时常挥洒一番。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旧居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昔年离旧居,未卜何时归”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迷途尚未远,今是而昨非”,诗人反思了自己的过去,并决心坚守隐居的誓言。诗末的“毫端有新句,不妨时一挥”则显示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创作的热情和才华。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