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番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塞:指长城。因其土紫色,故称。
  • 金甲:金属制的铠甲。
  •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 画角:古代军中乐器,外加彩绘,故称画角。

翻译

长城在月光下绵延千里,显得格外冷清。战士们穿着冰冷的铠甲,守卫在寒冷的戍楼上,梦中回到了繁华的长安。

抬头望向辽阔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夜已深,漏声将尽,星星也显得稀疏。远处传来几声画角的呜咽,大雪纷飞,一片茫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夜晚的孤寂与寒冷,以及战士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通过“紫塞月明”、“金甲冷”、“戍楼寒”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边塞的荒凉景象。而“梦长安”则透露出战士对繁华都市的向往。后半部分以“乡思望中天阔”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而“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与凄凉的氛围。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战士内心的柔情。

牛峤

牛峤,字松卿,一字延峰,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祖籍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中唐宰相牛僧孺之孙。他生逢乱世,中进士仅两年,黄巢起义军破长安。在动荡的僖宗朝历仕拾遗、补阙、尚书郎。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又避襄王李媪之乱,先流落吴越,后寄寓巴蜀,过着渡口杨花,狂雪任风吹般的飘荡生活。以东汉名臣袁安自许的牛峤忧国心切,却有志无时,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以后被西川节度使王建辟为判官。前蜀开国,仕秘书监,以给事中卒于成都。《郡斋读书志》说他博学有才,以歌诗著名。原有《牛峤集》三十卷,已佚。现存诗三首,见《全唐诗》、《全唐诗外编》。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