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江上江风不起,云烟聚积;山里雲雾缭绕,幽深邃远。
“我们”在南浦之地分别,互相思念又能怎样呢?
注释
南浦:指送别之地。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序
这是《别人》组诗的第二首。这组小诗是诗人在客游巴蜀後期,记叙他与友人分别,抒發了诗人心头不断增浓的思乡怀亲之情。基调低沉,充满悲凉气氛,但较有深度,是作者心底感情的自然流露。
赏析
诗人在《别人》组诗中的第一首诗没有写景,全诗都是直抒胸臆,语淡情深。而这首诗诗人变换写作角度,写景与抒情相结合,把分别之情挥洒得淋漓尽致。
前两句写景,只写江上山中的风烟雲雾聚积缭绕,没有涉及别的事物,但透过重重雲雾,我们可以感受到笼罩于诗人心头的离情别恨,就像眼前的风烟雲雾,无边无际而又挥之不去,难以驱遣。
後两句抒情,诗人化用江淹《别赋》中的句子“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点出令人黯然销魂的离别,照应题目,把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总体看来,诗中景物与抒情结合紧密,笔意含蓄,手法高妙。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翻译
江上有着积聚的风烟,山中幽静而云雾很多。送你到南浦之外,回首又能怎么样呢。
赏析
这首诗简洁而有意境。前两句描绘了江面上风烟积聚、山中云雾弥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迷蒙而幽静的氛围。后两句重点在送别之情,在南浦送君之后,那种不舍与无奈,都蕴含在“还望将如何”之中。整首诗虽短小,但情绪表达真挚,通过自然景象的烘托,更突出了送别的情境与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