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顾况见寄

· 包佶
于越城边枫叶高,楚人书里寄离骚。 寒江鸂鶒思俦侣,岁岁临流刷羽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于越:古地名,今浙江一带。
  • 楚人:指楚地的居民,楚国古为今湖北、湖南一带。
  • 离骚:《楚辞》中的一篇,作者为屈原,表达了他被贬后的忧国忧民之情。
  • 鸂鶒(xī chì):一种水鸟,类似鸳鸯,但体型较大。
  • 俦侣:伴侣,同伴。

翻译

在越城的边上,枫叶高高挂起,楚地的人们在书中寄去了他们的离骚。 寒江上的鸂鶒思念着它们的伴侣,每年都会来到流水边,梳理它们的羽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越城边高挂的枫叶和楚人书中的离骚,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寒江鸂鶒思俦侣”一句,以鸂鶒的孤独和对伴侣的思念,比喻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最后一句“岁岁临流刷羽毛”则通过鸂鶒每年都会回到流水边梳理羽毛的行为,象征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不变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包佶

唐润州延陵人,一说湖州人,字幼正。包融子。玄宗天宝六年进士。累官至秘书监。与韩洄、元琇、李衡等皆出于刘晏门下。德宗贞元以后,相继掌天下财利。历汴东两税使,诸道盐铁等使,迁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工诗。与兄包何齐名,时称二包,又与父、兄号三包。有诗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