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吏部伏日口号呈元庶子路中丞

· 包佶
火炎逢六月,金伏过三庚。 几度衣裳汗,谁家枕簟清。 颁冰无下位,裁扇有高名。 吏部还开瓮,殷勤二客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火炎:火焰。
  • 金伏:指金属在高温下的状态。
  • 三庚:指农历六月的第三个庚日,是夏季最热的时候。
  • 枕簟:枕头和席子。
  • 颁冰:古代在夏天给官员分发冰块以降温。
  • 裁扇:制作扇子。
  • 开瓮:打开酒坛。

翻译

正值六月,火焰般的热浪袭来,金属在高温下也变得软弱。 几次汗水湿透了衣裳,不知谁家的枕头和席子能带来清凉。 虽然分发冰块没有到达下层,但制作扇子的人却享有盛名。 吏部的人们还在打开酒坛,殷勤地招待着两位客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盛夏的酷热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火炎”、“金伏”等词语形象地表达了夏日的炎热,而“衣裳汗”、“枕簟清”则反映了人们在酷暑中的生活感受。后两句提到颁冰和裁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高温的应对方式,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差异。最后,吏部开瓮招待客人的情景,为这酷热的夏日增添了一抹人情味。

包佶

唐润州延陵人,一说湖州人,字幼正。包融子。玄宗天宝六年进士。累官至秘书监。与韩洄、元琇、李衡等皆出于刘晏门下。德宗贞元以后,相继掌天下财利。历汴东两税使,诸道盐铁等使,迁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工诗。与兄包何齐名,时称二包,又与父、兄号三包。有诗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