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观百僚朝会

· 包佶
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 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 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 御炉分兽炭,仙管弄云韶。 日照金觞动,风吹玉佩摇。 都城献赋者,不得共趋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 百僚:百官,指朝廷中的众多官员。
  • 花冠:指华丽的帽子,这里形容官员的服饰华丽。
  • 萧相府:指宰相的府邸,萧相是古代对宰相的尊称。
  • 绣服:绣有图案的官服。
  • 霍嫖姚:指霍去病,汉代名将,这里用来形容官员的英武。
  • 丹槛:红色的栏杆,这里指宫殿的装饰。
  • 九霄: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的地方。
  • 兽炭:指用兽骨制成的炭,用于取暖或烹饪。
  • 云韶:古代的一种音乐,这里指宫廷音乐。
  • 金觞:金制的酒杯,这里指盛大的宴会。
  • 玉佩:玉制的佩饰,古代官员佩戴的装饰品。
  • 献赋:指向皇帝献上诗文,以表达忠诚或赞美。
  • 趋朝:指上朝,参加朝会。

翻译

在春节这一天,各国使节都来祝贺唐尧盛世,清晨时分,百官齐聚一堂。他们头戴华丽的帽子,身着绣有图案的官服,聚集在宰相的府邸。宫殿的红色栏杆上,寿星的画像显得格外凝重,欢声笑语直达九霄云外。御炉中燃烧着兽骨制成的炭火,仙乐悠扬,云韶之声飘荡。阳光照耀下,金制的酒杯闪闪发光,风吹动着官员们佩戴的玉佩,发出清脆的声响。然而,那些在都城中献上诗文的人,却不能一同参加这盛大的朝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节早晨朝廷百官朝会的盛况,通过华丽的服饰、宫殿的装饰、欢快的气氛以及仙乐的悠扬,展现了唐朝的繁荣和盛世气象。诗中“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等句,通过具体的服饰描写,展现了官员们的尊贵与威严。而“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则通过色彩和声音的描绘,传达了节日的喜庆和朝廷的庄严。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无奈,那些献赋者虽然才华横溢,却无法参与这场盛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官员选拔的局限性。

包佶

唐润州延陵人,一说湖州人,字幼正。包融子。玄宗天宝六年进士。累官至秘书监。与韩洄、元琇、李衡等皆出于刘晏门下。德宗贞元以后,相继掌天下财利。历汴东两税使,诸道盐铁等使,迁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工诗。与兄包何齐名,时称二包,又与父、兄号三包。有诗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