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溪示学者
小溪在城下,形胜堪赏爱。
尤宜春水满,水石更殊怪。
长山势回合,井邑相萦带。
石林绕舜祠,西南正相对。
阶庭无争讼,郊境罢守卫。
时时溪上来,劝引辞学辈。
今谁不务武,儒雅道将废。
岂忘二三子,旦夕相勉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殊怪(shū guài):特别奇异。
- 回合(huí hé):环绕,回绕。
- 井邑(jǐng yì):指村落。
- 萦带(yíng dài):环绕。
- 舜祠(shùn cí):供奉舜帝的祠堂。
- 阶庭(jiē tíng):庭院。
- 争讼(zhēng sòng):争执和诉讼。
- 郊境(jiāo jìng):郊外的地方。
- 守卫(shǒu wèi):保卫,守卫的人。
- 辞学(cí xué):指文学和学问。
- 务武(wù wǔ):致力于武力或军事。
- 儒雅(rú yǎ):指文雅有礼,学问深厚。
翻译
小溪位于城下,其景色令人赏心悦目。 尤其在春天水满时,水与石的景象更加奇异。 长山环绕,村落相依。 石林环绕着舜帝的祠堂,正西南方向相对。 庭院中没有争执和诉讼,郊外也无需守卫。 我时常来到溪边,劝导和引导那些学习文学的人。 现在人们都不重视武力,文雅之道即将废弃。 我怎能忘记你们这些学子,早晚都要相互勉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石溪的美丽景色,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对学子们的期望。诗中“小溪在城下,形胜堪赏爱”直接点明了石溪的地理位置和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后文通过对春天水满时石溪景色的描述,进一步以自然之美来象征学问之美。诗的结尾处,元结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重武轻文现象的忧虑,以及对学子们持续学习和相互勉励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对文化和教育的深刻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