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相公上太原
还携堂印向并州,将相兼权是武侯。
时难独当天下事,功成却进手中筹。
再三陈乞垆烟里,前后封章玉案头。
朱架早朝立剑戟,绿槐残雨看张油。
遥知塞雁从今好,直得渔阳已北愁。
边铺警巡旗尽换,山城候馆壁重修。
千群白刃兵迎节,十对红妆妓打毬。
圣主分明交暂去,不须高起见京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堂印:指宰相的印信。
- 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 武侯:指诸葛亮,因其曾被封为武乡侯,此处借指裴相公。
- 筹:计谋,策略。
- 垆烟:指官署中的烟火,象征政务繁忙。
- 封章:指密封的奏章。
- 朱架:红色的架子,指朝堂上的陈设。
- 剑戟:古代兵器,此处指朝堂上的仪仗。
- 张油:指油布伞,古代官员出行时的遮阳避雨用具。
- 塞雁:指边塞的雁,象征边疆的信息。
- 渔阳:古代地名,今河北省蓟县一带,此处泛指北方边疆。
- 旗尽换:指更换旗帜,象征新的气象或命令。
- 候馆:指驿站,供官员休息的地方。
- 白刃:锋利的刀剑,指精锐的士兵。
- 红妆:指盛装的女性,此处指歌舞妓。
- 打毬: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类似于现代的马球。
- 圣主:指皇帝。
- 见京楼:指远望京城的楼阁,象征思乡或期待回京。
翻译
他带着宰相的印信前往并州,身兼将相之职,如同武侯一般。 当时国家有难,他独自承担天下大事,功成之后,却将功劳归于手中的策略。 在官署中多次请求,烟火缭绕中,他的奏章被密封在玉案头。 朝堂上,红色的架子旁立着剑戟,绿槐树下,残雨中看着张开的油布伞。 远远地想到边塞的雁群从今以后会更好,却也直感到渔阳以北的忧愁。 边疆的警戒巡逻旗帜全部更换,山城的驿站墙壁重新修缮。 成群的精锐士兵迎接节度使,十对盛装的歌舞妓在打毬。 圣明的皇帝明确表示暂时离开,不需要高高在上地远望京城的楼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裴相公前往并州任职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他的权威与责任,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忧虑。诗中“还携堂印向并州”一句,即表明了他的身份与使命,而“时难独当天下事,功成却进手中筹”则突显了他的担当与智慧。后文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边防的关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裴相公的英明与威严,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