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谷三首

· 王维
愚谷与谁去,唯将黎子同。 非须一处住,不那两心空。 宁问春将夏,谁论西复东。 不知吾与子,若个是愚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愚谷:指隐居的山谷,这里比喻隐居之地。
  • 黎子:指黎民,即普通百姓。
  • 不那:不奈,无奈。
  • 两心空:指两颗心都空虚,无所依托。
  • 宁问:宁愿问。
  • 春将夏: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即将到来。
  • 谁论:谁去讨论。
  • 西复东:西边和东边,泛指方向。
  • 若个:哪个。
  • 愚公:指传说中的愚公,因其坚持不懈移山的精神而著名。

翻译

我将与谁一同前往那隐居的山谷?只愿与普通的黎民为伴。 并非必须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只是无奈两颗心都感到空虚。 宁愿不去问春天是否即将过去,夏天是否即将到来, 也不去讨论西边和东边的方向。 不知道我和你,哪一个更像是传说中的愚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愚公谷的隐喻,表达了诗人王维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诗中“愚谷”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而“黎子”则代表了诗人所追求的朴素与平凡。诗人在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时,也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超然态度。通过对比“春将夏”和“西复东”的无意义,诗人强调了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足。最后,诗人以“愚公”自比,暗示了自己坚持理想、不随波逐流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王维诗歌的典型风格。

王维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