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道

喧喧洛阳路,奔走争先步。 唯恐著鞭迟,谁能更回顾。 覆车虽在前,润屋何曾惧。 贤哉只二疏,东门挂冠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喧喧:形容声音嘈杂。
  • 著鞭:比喻行动迅速,抢先一步。
  • 覆车:翻车,比喻失败或挫折。
  • 润屋:指富裕的家庭。
  • 二疏:指两位贤人,具体指哪两位不详。
  • 东门挂冠:比喻辞官归隐。

翻译

洛阳的道路上声音嘈杂,人们争先恐后地奔跑。 只怕自己行动不够迅速,没有人会回头看。 尽管前方的车辆已经翻倒,但富裕的家庭何曾害怕过。 只有那两位贤人,他们选择在东门挂冠归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洛阳道上人们争先恐后的场景,通过对比“覆车”与“润屋”的态度,讽刺了富人的冷漠与自私。最后,诗人赞美了两位贤人辞官归隐的选择,表达了对清高自守、不慕名利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寓意深刻。

王贞白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七年后(公元902年)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时值梁代,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 ► 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