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荅(dá):答。
- 李侍御:李姓的侍御史,古代官职名。
-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
- 入道:指出家修行。
- 长干:古地名,在今南京市。
- 古寺:古老的寺庙。
- 莲花足:指僧人的草鞋,形似莲花。
- 取性:追求本性。
- 树叶篇:指佛经,传说佛经最初是写在树叶上的。
- 石榜:石碑。
- 苔泉:长满苔藓的泉水,指幽静的自然环境。
- 第三禅:佛教中的第三禅定,代表深层的内心平静。
翻译
我出家修行是在战乱之前,曾在长干的古寺中住了多年。 我喜爱简朴,只穿着莲花形状的草鞋,追求本性,常在树叶上书写佛经。 自嘲不去看那些石碑上的名号,谁会闲得无事去玩弄苔藓覆盖的泉水呢? 身外的虚名又有什么值得追问的,我的心已经达到了第三禅定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僧皎然回答李侍御的问话,表达了自己对修行的态度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诗中,“莲花足”和“树叶篇”形象地描绘了僧侣的简朴生活和对佛法的追求。通过对比“石榜”与“苔泉”,皎然展现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吾心已出第三禅”,更是直接表明了他已经达到了深层的内心平静,体现了佛教徒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
皎然的其他作品
- 《 荅裴评事澄荻花间送梁肃拾遗 》 —— [ 唐 ] 皎然
- 《 春夜与诸公同宴呈陆郎中 》 —— [ 唐 ] 皎然
- 《 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 》 —— [ 唐 ] 皎然
- 《 和邢端公登台春望句句有春字之什 》 —— [ 唐 ] 皎然
- 《 酬邢端公济春日苏台有呈袁州李使君兼书并寄辛阳王三侍御 》 —— [ 唐 ] 皎然
- 《 九日陪颜使君真卿登水楼 》 —— [ 唐 ] 皎然
- 《 哭吴县房耸明府 》 —— [ 唐 ] 皎然
- 《 晚冬废溪东寺怀李司直纵 》 —— [ 唐 ] 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