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惭(cán):感到羞愧。
- 红泪:指女子的眼泪,因泪珠与胭脂混在一起,故称红泪。
- 縆(gēng):紧绷,这里指琴弦紧绷。
- 琼枝:比喻美好的花枝。
- 子夜:半夜,这里指歌曲名。
翻译
在南国的春夜,我们设宴款待贵宾,随着年岁的增长,友情愈发显得珍贵和亲密。 月亮似乎因红泪烛而感到羞愧,花朵则嘲笑我们这些白发苍苍的人。 宝瑟的琴弦紧绷,余音中带着怨恨,琼枝般的花朵不输给春天的美丽。 更听到有人唱起了《子夜歌》,桃李花儿们也装扮得艳丽非常,仿佛在迎接新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夜宴会的情景,通过“月惭红泪烛,花笑白头人”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中“宝瑟縆馀怨,琼枝不让春”则进一步以音乐和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结尾的“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则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和春天的生机,使得整首诗既富有哲理又不失生动活泼。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
皎然的其他作品
- 《 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 》 —— [ 唐 ] 皎然
- 《 答裴集阳伯明二贤各垂赠二十韵今以一章用酬两作 》 —— [ 唐 ] 皎然
- 《 戏题松树 》 —— [ 唐 ] 皎然
- 《 周长史昉画毗沙门天王歌 》 —— [ 唐 ] 皎然
- 《 九日阻雨简高侍御 》 —— [ 唐 ] 皎然
- 《 妙喜寺高房期灵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 》 —— [ 唐 ] 皎然
- 《 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州中重宴 》 —— [ 唐 ] 皎然
- 《 从军行五首 》 —— [ 唐 ] 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