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酬:答谢,这里指回应别人的诗作。
- 乐天:白居易的字,是元稹的好友。
- 庭柚:庭院中的柚子树。
- 垂实:垂挂的果实。
- 燕巢:燕子的巢。
- 宿雏:过夜的小燕子。
- 辞社燕:比喻离开家乡。社燕,指在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飞来的燕子,常用来比喻离家远行的人。
- 茫茫:形容迷茫、无所适从的样子。
- 焉所如:何去何从。
- 徂(cú):过去,这里指秋天已经到来。
- 衾裯:被子和帐子,泛指被褥等卧具。
- 时节殊:时节不同。
- 荒草:杂草丛生。
- 近移江上居:最近搬到了江边居住。
- 复切九:再次到了九日,这里指重阳节。
- 侵半除:指月亮已经过了半圆,即接近满月。
翻译
庭院中的柚子树挂满了果实,燕子的巢里却没有过夜的小燕子。 我也像那离开家乡的燕子,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 你的诗中夏天才刚刚开始,而我却感叹秋天已经来临。 食物和风土人情都不同,被褥和时节也各有差异。 田地里长满了荒草,我最近搬到了江边居住。 重阳节又到了,月亮已经过了半圆,接近满月。
赏析
这首诗是元稹对白居易早夏诗作的回应,通过对比夏秋两季,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异乡生活的迷茫。诗中“庭柚有垂实,燕巢无宿雏”一句,既描绘了夏日的景象,又暗含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后文通过对食物、风土、时节的描述,进一步抒发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无奈。结尾的“八日复切九,月明侵半除”则借重阳节和月相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