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镞
箭镞本求利,淬砺良甚难。
砺将何所用,砺以射凶残。
不砺射不入,不射人不安。
为盗即当射,宁问私与官。
夜射官中盗,中之血阑干。
带箭君前诉,君王悄不欢。
顷曾为盗者,百箭中心攒。
竞将儿女泪,滴沥助辛酸。
君王责良帅,此祸谁为端。
帅言发硎罪,不使刃稍刓。
君王不忍杀,逐之如迸丸。
仍令后来箭,尽可头团团。
发硎去虽远,砺镞心不阑。
会射蛟螭尽,舟行无恶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箭镞 (jiàn zú):箭头。
- 淬砺 (cuì lì):淬火和磨砺,指对箭头进行加工使其更加锋利。
- 凶残 (xiōng cán):残忍凶恶。
- 阑干 (lán gān):纵横交错,这里形容血流满面。
- 攒 (cuán):聚集,集中。
- 发硎 (fā xíng):原指刀剑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这里指初试锋芒。
- 刓 (wán):磨损,钝化。
- 迸丸 (bèng wán):像弹丸一样快速弹射出去。
- 蛟螭 (jiāo chī):古代传说中的水怪,比喻恶人或恶势力。
- 恶澜 (è lán):比喻险恶的环境或情况。
翻译
箭头原本追求的是锋利,但要使其锋利确实很难。 磨砺箭头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用来射杀凶残的敌人。 如果不磨砺,箭就射不进敌人的身体;如果不射箭,人们就无法安心。 作为盗贼就应当被射杀,无论他是私人的还是官家的。 夜晚射杀官中的盗贼,射中后血流满面。 带着箭伤在君王面前申诉,君王却沉默不乐。 那些曾经做过盗贼的人,心中百感交集。 他们争相用儿女的泪水,来助长自己的辛酸。 君王责问良帅,这场祸端是谁引起的。 帅说这是初试锋芒的罪过,不应该让刀刃稍有磨损。 君王不忍心杀掉,将他像弹丸一样快速驱逐。 仍然命令后来的箭,都要头团团地射出。 虽然初试锋芒已远去,但磨砺箭头的心意不减。 最终会将所有的蛟螭射尽,船行将不再有险恶的波澜。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箭镞的淬砺和使用,隐喻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诗中强调了箭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它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通过对箭镞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正义行为的坚定支持和对邪恶势力的无情打击。诗的结尾,通过“会射蛟螭尽,舟行无恶澜”的比喻,预示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社会将恢复和平与安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和对社会和谐的深切期望。